阅读历史 |

第223节(1 / 5)

加入书签

不过,谁都没有想到,在调研了几个武溪很具有代表性的国有大型企业之后,蔡元峰在返回首都之前的最后一站,要去的地方居然是高新区。而且还一副和林辰暮很熟络的样子,众目睽睽之下直接让林辰暮上了自己的车,令得不少人是大跌眼镜,惊骇莫名。

随从人员里,也只有乔瑞华和苏昌志铁青着脸,神色很是难看。

对于林辰暮的身世,在姜老大发雷霆之后,他们都有所知晓,当然知道,蔡元峰原本就是姜老一手提拔起来的,更是当下姜系里炙手可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就算是苏昌志的父亲苏宏远,比起蔡元峰来都逊色不少,影响力更是大为不如。

而蔡元峰,也是当前极少数几个很有可能登顶的人物之一。当然,以后能否位极人臣,这就要看多方面的因素了。其中姜老能活多久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个天塌了,姜系也就名存实亡了,除非在此之前,能有一个足以支撑起整个大局的领袖人物。

当然,这是极为困难的,就算有,也很难达到姜老的影响力。这也是许多势力原本威名显赫,最终却逐渐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苏昌志就更是郁闷。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搭档居然会是姜老的嫡孙,这就仿佛给了他当头一棒,顿时就焉了,再也没有和林辰暮一争高下的雄心壮志。或许在别人面前他还能摆摆谱,可真要是对上姜老的嫡孙,那他就不够看了。就像他看不起王亚和陈这种不入流的公子哥一般,和姜老的嫡孙比起来,他同样不入流。

如果事先知道林辰暮的身份,那就算是再给他描写如何美好的前景,他都不会愿意来武溪。被别人极为强势地压住,只能当跑龙套的配角,根本就无法挥洒自如、随心所欲,能够爽那才是怪了。可事到如今,木已成舟,他也只能先忍着,总不能没来两个月,享受了高新区升级的好处后拍拍屁股就走人吧?那样也太惹人非议了。

林辰暮就挠挠头,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仔细研究过东江钢铁厂的情况。它就像是一台老爷车,不论是引擎还是零部件,都出现了问题,积重难返,以至于现在走走停停的,不是爆缸就是熄火。如果不进行彻底大修,只是小打小闹地更换一些零部件,外表看起来倒是光鲜亮丽了,可实际并没有多大的改观。就算勉强启动,走不了多远也会停下来。”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换一台新车岂不更省事?”蔡元峰就饶有兴致地问道。

“说实话,我也想。”林辰暮笑了笑,说道:“按理说,以其花大代价去改制资不抵债的东江钢铁厂,真还不如另起炉灶。可我们是政府干部,而不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不能任何事都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如何安置东江钢铁厂的上万名职工,那才是我真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他们显然不领你的情。”蔡元峰笑呵呵地说道。

“那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林辰暮脸色微微有些黯淡,“其实,我也不希望对国企进行大刀阔斧的变卖改制,因为每一个国企改制,或多或少都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于工人情感上的伤害更是不可估量的。但不引进资金,不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改制就只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那所作的努力就真的全功尽弃了。”

蔡元峰不由就微微点头。他见过许多地方的企业改制,有些是在这个过程中上下其手,挖空心思地变卖和瓜分国有资产,损公肥私,让企业雪上加霜。有的则是对并购忌惮不已,甚至谈之色变,怎么都不敢去触碰这个雷区,就怕被扣上贱卖国有资产的大帽子。这极左和极右的思想都是错误的,真卓有成效的改制,应该因地制宜,而不拘泥于任何形式上的东西。

当然,其中的度说来容易,要想把控好却是很难。尤其在当今体制里,监管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纸空,对于当权者抵御各方面的诱惑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并不是每一个领导,在巨大的诱惑面前都能泰然处之,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不过,据我所知,东江钢铁厂以前建立,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西陉并没有多少矿产资源,因此,在原材料采购和其他方面并没有特色,也没有竞争力。你又如何说服国兴集团来这里投资呢?你要知道,以国兴集团的实力,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更好的投资项目。”

“可他们在其他地方,绝对找不到东江钢铁厂这样好的投资项目。”蔡元峰似乎在考量他,不过林辰暮却是丝毫也不发憷,笑着说道:“要知道,在国内,钢铁行业还是个比较敏感的行业,很少会让外资介入,即便是国兴集团这样的企业也不行。而非国有的,不论是规模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先天性的不足。国兴集团要想介入钢铁行业,东江钢铁厂就是不二的选择。”

见林辰暮一副笃定的表情,蔡元峰不禁就笑骂道:“你是不是也太自信了?你们高新区能让东江钢铁厂进行并购改制,其他地方就不行?别以为只有你思路开阔胆子大,国内这么大,藏龙卧虎,精英辈出,你永远都别小看了别人了。”

“呵呵,就算别的地方也有类似的打算,可我相信,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