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3节(4 / 5)

加入书签

刚走进去的姜云辉和贺秋鹏,过了半晌才自言自语道:“啥书记啊,这么年轻。”倒不是他不相信,而是看姜云辉的那气度,门口还专门有人来接,下意识的就觉得来头不简单,还别说,干他们这行的,每天见过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光是从言谈举止上,多少都能看出一些来。

吃饭的地点是程涵安排的,这里看起来不起眼,却是别有洞天,进入院落你就能看到一面巨大的影墙,墙壁上鲜红的立体五角星闯入人的眼球,让人颇有几分猝不及防的感觉,红星下面写着“团结就是力量。”几个大字,从五角星的侧面进去,经过一个幽暗的通道,来到里面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新刷过油漆的老式拖拉机稳稳的在餐厅一角,像个退休的老功臣,的画像和手拿红宝书的青年的宣传画让普通的墙壁一下子充满了新奇的张力,墙上的砖都是古老的青砖,上面挂满了那个时代的东西:油纸雨伞、写着某某生产队的草帽、马灯、玉米和辣椒串……就连桌上喝水的杯子,都是现在难得一见的搪瓷盅,上面还印有一些极具时代特色的标语。

餐厅的女服务员扎着红头绳,戴着红星帽,胳膊上是为人民服务的红袖章,男服务员穿着牛仔背带裤,一身工人小兄弟的打扮,胸膛上别着像章,对于客人也是称呼革命同志,让人进入这里后,恍然回到了那段粗茶淡饭,却总是让经历过的人念念不忘的岁月。

那时的姜云辉虽然还小,不过许多记忆却也是刻骨铭心的,看到这一切,莫名的就有种亲切感,不由得就佩服这些做生意的真是有头脑,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现在大多也已经四五十岁了,是事业有成,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就奔着这种怀旧的情怀,就能招揽来不少的顾客。

果不其然,里面的顾客不少,基本是满桌,大家端着掉了漆的搪瓷盅,尽兴的喝着说着,年龄大多都在四五十岁,也有几个二十来岁的,看来是奔着新鲜感来的。

贺秋鹏并没有在大厅停留,而是径直穿过大厅,从一旁的侧门出去,然后又经过一片竹林,然后才拐进了一间看似简陋的茅草房里,倘若只从外观来看的话,姜云辉倒觉得跟小时候农村的那种堆放柴火杂草的地方挺像的。

里面的布展也挺简陋的,和外面大同小异,都是以红色经典为主,不过这里的布置更为精细,包括桌椅凳子、摆放的物件、墙上挂的宣传画几乎全都是精心收集来的真品,而不像外面以仿制品为主。

而乐安民和朱克民,就坐在长条凳上磕着花生,中间是个有些掉漆的八仙桌,一看就有些年头了,中间还裂开了一条口子,桌面上看起来也是脏兮兮的,可两人却似乎全然不觉似的,只不过或许是许久没有坐过如此硬的东西了,有些不舒服,不时的扭动一下身子。

“不好意思来晚了,让乐书记和朱部长久等了。”姜云辉刚走进去,就满是歉意的说道。

“呵呵,说曹操曹操就到,看来这人啊,还真是说不得。”乐安民微微露出一丝笑容,慢慢的伸出手来,每一步都迈的很扎实。

朱克民也笑着说道:“我和乐书记在说,姜书记这么年轻,应该没有经历过这些,看到这一切应该感到很新鲜吧!”

“呵呵,那你们可就说错了。”姜云辉又和朱克民握了握手,笑着说道:“那时候我年纪虽小,可因为家庭条件不是太好,所以也要帮着家里干活挣工分的,很早就要起来帮着捡牛粪之类的,而且那个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像章了,能得到一个挂在胸前,是最开心的时候了!”

“哦,没想到姜书记也曾经经历过这些,呵呵,那咱们可是有共同语言了。”乐安民就笑着说道:“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那时候农村虽苦,不过总还能吃饱饭,如果不是后来招工,说不定我还在农村种田呢!”

朱克民笑呵呵的没有说话,心里却在揣摩姜云辉的出身,在他想来,姜云辉年纪轻轻就能成为厅级干部,市委常委,铁定是大有背景的,指不定就是传说中的“公子哥”,可听姜云辉说来,却又是从农村来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闲聊了几句那个年代的趣事,餐厅就开始开始上菜了,上的菜也很有特点,装菜的器皿都是那个年代的大土碗,有些甚至还崩了口,菜也很有那个年代的特色,大碗大碗的,分量很足,除了红烧肉、回锅肉等几个荤菜之外,其余的都是一些素菜,比如清水煮白菜、白水豆腐,主食有窝头有玉米棒子,还有红薯之类的粗粮。

像窝头这些东西,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吃得反胃了,可如今却是作为绿色健康食品颇受追捧,当然,制作材料和方法和以前相比,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还像以前那么粗粝难以下咽,即便再健康,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吃。

“嗯,味道不错,姜书记,你尝尝。”乐安民吃的是津津有味,不时还招呼姜云辉也吃,姜云辉也不客气,他饭量一直都大,在乐安民面前也不客气,拿了一个窝头就咬了一大口,然后一口窝头一口菜,吃得也是大快朵颐。

反倒是朱克民,个子看起来蛮大的,吃饭却很是斯秀气,一个窝头吃了半天都还剩一小半,很多时候都是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