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分赃与激励(2 / 3)
志听了康宁的话,笑着站了起来,指了指他的鼻子笑斥道:“你这家伙可真不地道,居然想转移我的注意力?哈哈!等会儿我就通知财务再给你转五万进账……别插嘴,听我说完,这五万其中的两万是公司给你报销的装修的钱,你顾惜我的名声,这很好,以后这些事情你拿主意,只要找公司报销就行了,可不能再自行掏腰包了;至于其他三万,是阿英委托我交给你的,说是她父亲的药费和治疗费,你就别推辞了,再顶嘴我就揍你!哈哈,走吧,我也十来天没去了,还怪想她的。”
眼见推脱不得,无奈之下康宁也就不再推辞了,顺手将银行卡揣进上衣口袋里,回房间拿出小皮箱,和黄文志一起,坐着路虎车来到海边阿英的家里。
早已接到黄文志电话通知的阿英,笑容可掬地等候在门外,和黄文志聊了两句,便转向康宁,与平时一样礼貌周详、客客气气地和康宁打了声招呼,随即热情地领着两人走进她父亲的房间。
心里十分别扭的康宁松了口气之余,不由暗自感慨:这女人的心还真是海底针,深不可测啊!
黄文志热情地和阿英的父母问寒问暖,两个老人也对慷慨重情的黄文志十分感激。
康宁在一旁含笑倾听,等待大家聊完之后,打开小皮箱放在一旁的矮几上,随后蹲下身来,仔细检查老人腿部的几个部位,一番按摩完毕后拿出了银针。
黄文志晓有兴趣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观察,看到康宁按摩的手法非常独特,忍不住与康宁交流起来。
康宁一面下针,一面回答黄文志的提问。十几句话下来,老人双脚和膝盖部位密密麻麻的一片银针让黄文志吓了一跳。
“小……小宁,你这针下得牛逼啊!说说看,这一手你学了多少年了?”
康宁头也不抬,平静地回答:“我从五六岁开始,就被我父亲逼着背穴位图,七岁开始学着用针,八岁那年第一次扎针是扎自己的手臂,直到十四岁才算初步入门。”
黄文志听完这才知道康宁的真本事,立刻兴奋地将康宁的话用越南语告诉两个老人。两个老人震惊之余相互看了一眼,接下来就是一番感叹。
阿英的父亲感激之余,不由对黄文志说道:“阿宁太年轻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怎么相信他,但是第一次治疗之后我就彻底信服了。说实话,咱们越南三军总医院的阮英杰教授是当年在北京学习了六年的老专家,他的针灸技术在我们国内首屈一指,我曾经荣幸地得到他为期一周的治疗,服用过他开给我的半年中药,当时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中药和针灸。我个人认为,阿宁的针灸技术较之他还要略胜一筹。至于开药方我就不好说了,我听说在中医方面,每个医师都有自己的绝招,以我自身的感受来讲,阿宁的药也许正好对了我的病,服用了九天的中药,外加四次针灸治疗,我病得最重的左腿现在已经开始有了知觉,胃口也比原来好一倍。因此,我认为阿宁的技术完全可以和我们国内最好的专家比上一比,甚至还有过之。”
黄文志不可致信地看着阿英的父亲,又回头看了看康宁,脑子在激烈地思考着。
他清楚地知道,越南的很多老革命都患有这样那样的慢性病,风湿关节炎在整个越南更是随处可见。如果这次康宁能把阿英父亲的病治好,自己就能说服康宁到河内去一展身手,别说能治好那些掌握实权的老革命的病,就算是能够缓解一下病情,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将无法估计。
主意已定,黄文志连连点头,随即向康宁问道:“小宁,除了风湿病和胃炎,你最擅长治疗的病症是什么?”
康宁隐隐了解黄文志的意思,但在弄清楚之前,他还是非常慎重不敢轻易下结论,因此他沉思了一下,对黄文志笑着道:“文哥,其实要说擅长——我还真的没什么擅长的,只是我读大学的时候所学的专业是外科,结合家传的中医技术,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骨科还算是稍微熟悉一些,像你的胃病我用的是我父亲的方子,老伯的风湿病的治疗药方也基本上是从我父亲那儿学来的,我自己还远没这个本事。”
黄文志知道康宁一直以来都较为谦逊低调,所以,尽管康宁这么说,他还是觉得康宁的本事远远不止这些。
就像郭鹏的父亲的鼻咽癌康济民教授都能治好,到如今十年都没有再出状况;而自己的胃病也跑过广州、深圳、香港等大医院,都没医断根,如今只服用了康宁开出的十几天中药就大有好转,由此可见康宁的本事远远不止这些。
俗语道:虎父无犬子!康宁哪怕只学到他父亲医术的一半,其医术也是相当惊人的了。
想到这里,黄文志向康宁提出自己的建议:“小宁啊,咱们公司本来就有开辟越南药品市场的打算,去年下半年钦州的两个中药厂也曾经委托我到河内咨询有关在越南办药厂的事,但是由于医药管理制度的不同,这件事显得比较麻烦。不过换个思路,如果咱们先在越南境内开个高级一点儿的诊所,将高超的中医药技术向越南人民展示,我估计对合资办药厂的促进将会非常大。我很看好越南庞大的药品市场,这个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