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七章 【再探前世】(2 / 3)

加入书签

是宇宙间太多的事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就像台湾的民间信仰不是有道士、乩童吗?他们啊!往往都会收罗一些年代久远的法器,说这样可以提高他们施法术的效果。他们应该确实是有这种经验,才会让他们这么做的。所以,或许这些老东西,真有些我们不知道的功能。有时间的话,建议你好好地研究一下那玉带勾,看看有没有特别的地方?」

严道文稍微回神地坐直了身体,点头答应了。整个事情搞到现在,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无形中,心里对陈诚正的依赖程度也渐渐地提高。

「那我们开始今天的进度囉!找个自己最舒服的姿势躺好,开始放松……。」

等严道文进入较深层的催眠状态后,陈诚正又要严道文回到跟秦军战斗失败之后,在树林中逃回去的梦境,然后问他:「你觉得这场战争失败会让你后悔吗?」,情境仍然要接续的。

「悔!……悔恨!」

「后悔哪些事情?」

严道文在催眠状态下,不须思索下意识地答道:「悔未遵守对考烈王的誓约!悔未遵循原本不接战的应策!悔未遵照灵儿殷殷的嘱咐!」

「好!你现在离开了在逃亡的山林小径,飘起来,飘到云里了,飘呀飘的,好舒服啊!……」陈诚正看着严道文已经一副飘飘然的模样,继续说道:「现在,你回到出战前你和灵儿分离的那时候…」

今天的重点,原本就是处理严道文的愧疚感,尤其是蒙放对灵儿的愧疚。陈诚正用暗示、导引的技巧,领着严道文回朔前世和妻子的诀别始末,然后做了消除愧疚感和加强正面心态的指示。

这次,严道文提到几件事情,虽然有些前后倒置,可仍然算是较完整地探讨了前世夫妻最后的那一段时间。

严道文催眠中的蒙放和熊灵儿奉了楚国考烈王的詔示,向南方寻找復兴基地的适当地点。跋山涉水,寻寻觅觅,经歷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终于在国都寿郢的南方偏东千里之遥,觅得一条江水南岸的岩石山区,若能凿穴营居,应可达成考烈王所要求的藏兵之效。

于是,他们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在坚硬的岩石山体中硬是凿出了三十六个大型洞窟。因为这个石窟群的用途就是藏兵復国之用,所以定名为「復山」。

(图)

这两万名士兵跟着蒙放和熊灵儿十多年,隐匿行踪,所有的人已经从青年步入了壮年。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无论多么艰辛,只有一个意念,就是经营好这復山作为復国基地。

所以,花了很大的力气,整个部队就边凿洞,边分散住进这些洞穴中,让外人根本搞不清楚,这批人究竟有多少人?日子久了,也没人管了。

平日一部分的人持续修凿洞窟,一部分的人则躲在已经凿好的石窟中,在有限的空间中锻鍊自己的搏击拳脚,也练一些少数人的小型阵法,再一部分的人则到外面找山间的小块平地或河滩地,种些蔬果杂粮,以供应部队的粮食。也有的工匠,炼铜打铁,明的是打造农器马具,暗的是打磨兵器弓弩。就这样,半军半农地屯兵在此。也因此,大家都把拱卫在復山北侧的那条江水称为「屯溪」。

有些弟兄耐不住,与附近的土着通起婚来,成家的人有的被派往復山周围结庐成村,对外自称「山越」。有些脑袋机灵的,就扮起各行各业的贾人贩夫,派往各地行方买卖。一方面将营利所得作为復山的支用,同时也从事收集外界情报的工作。而且,如果部队有些特别的採办,也以「山越」的名义出面处里。

终于,当楚国大军在西面战事失利,退守淮北蘄城的时候,楚军主力的粮草补给渐显困难。但是,如果屏障在寿郢北面的大军顶不住,已盘据在陈郢至平舆一线,蠢蠢欲动的秦军,即将自西面、北面长驱直入,寿郢可就不保了。

当游走四方的贾人紧急回报此险况的时候,蒙放知道出山的时机已到,遂与手下数位将军研讨行动的方针。

鉴于事态紧急,而且已故的考烈王命令本部队唯一的任务又是不得接战,只导引主力大军回归復山生聚养息,故部队应以快速行动,隐匿行踪,及早与主力部队接上头为主要的任务目标。

所以在当日午后,蒙放召集三千骑兵、一万徒兵,在岩石山间的最大一块平地上,做了任务前的校阅和任务布达。同时按照任务编组,要求全体士兵均需轻甲便行,兵器弃长携短,自配十五日乾粮,次日晨时开始出发。

大家都清楚,此去的应策虽为不接战,但面对秦军的强大,楚国大军可挥洒的空间日蹙,此次出山恐怕只有「凶多吉少」四字可以形容。

当晚,整个復山三十六个石窟里灯火通明。占卜吉凶的,烹製乾粮的,与家人繾綣话别的,交代着放心不下的事情,朋友互道珍重的,过去有嫌隙的,在此生离死别之际,也重归旧好了。

整个復山看起来,就像一个面对滔天巨浪,却仍要把着舵,向大海航去的讨海人。紧绷着心弦,明知此去恐将不回,可向大海讨生活是自己唯一的生计,凭着练就的本事,只要大浪扑来,压不下我的船艏,打不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