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谈起往事(1 / 2)
谋权篡位!
这四个字在古代可是杀头灭门的大罪,哪怕对象是皇亲国戚也是一样。或者说,正因为是皇亲国戚,是皇帝的兄弟或者叔伯这样的人物,才更可能引来皇帝的注意、愤怒、猜忌,最后导致身首异处的下场。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
我记得曾经在一本记述五代十国史的《在野杂谈》中,就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当时皇帝的一个侄子,手里没兵没权,也就有俩闲钱,可以下下馆子听听戏这种程度的。
结果被人告发,在家里藏了一件龙袍。随后被自己亲叔叔拎出来,咔嚓一刀就剁了脑袋,连着一家几十口是一个也没放过。
其实按这个小王孙的本事,手里没兵没权,想当皇帝纯粹属于做梦,估计也就是弄件龙袍过过瘾。结果被自己的亲叔叔直接砍了,那是惨的没话说。
由此可见,古代皇帝对谋反造逆这四个字抓的是有多紧、看的是有多重!
而在康熙王朝到雍正王朝过度的那段时间里,无疑可以说是血雨腥风了。所有皇子皇孙死的死,埋得埋,装疯卖傻求苟安的也有不少没了脑袋,最后是雍正皇帝登上龙位,坐稳了位置。
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又不想放过政敌胤禩等人。
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败,所以双方的斗争在雍正帝继位后延续下来。雍正帝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
首先命胤禩、胤祥、马齐和隆科多等人总理事务。其次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将胤禵从西北军前召回,加以圈禁。
而王瞎子的话就是从十四王爷胤禵被召回上京圈禁的时候开始说起,王瞎子给我和张玲珑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那是关于一个造反未成,而遗祸了一整个家族,使之覆灭成灰的故事!
在胤禵被收到召回令,准备由西北军回京的时候,他的手下有一个参谋军师姓伍,就曾提醒他,这是雍正帝的陷阱,一个软刀子,就等十四王爷自己跳进去。
可是当时的雍正已经是皇帝,他的命令就是圣旨,若是不遵从,就是抗旨。那样的话,皇帝就有充分的理由杀他。而十四王爷的准备却还没有做好,如果想从自己四哥手上夺走帝位,一般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能行之有效的也只有兵变这一路。
但是在收到传令圣旨的时候,他的准备尚未完成。只举眼下之兵,可能非但不能冲进上京抢夺皇位,更有可能引来诸多势力大乱,群雄并起,最终导致整个清朝支离破碎。
思来想去,想之又想,十四王爷还是决定回上京再做打算。并且他也留有后手,让自己的手下伍军师负责继续广纳钱财良士,用作举兵之用。
当时那位姓伍的军师,祖上是世代居住在黄河沿岸的,一个身怀异术的家族。
这个伍家的异术出神入化,动仄可杀人,也可救人,同时还掌握有风水方面的秘术,对黄河水系的泛滥时间掌握的一清二楚。哪年要是有水患,伍家的人提前个一个月就能知道,提前告诉沿河的百姓赶紧逃。
长此以往,伍家在黄河沿岸的百姓心中有了很高的地位。甚至有种种传说,说这伍家可能跟黄河里的河伯有些亲戚,要发大水前会提前告诉他们。
对这说话,伍家人自然是苦笑不得,不得不解释这纯属无稽之谈。
伍军师,原名伍兆安,年龄三十过五。怀着一些梦想离开黄河边,一路走上了上京,最后成了十四王爷的座上宾,并很快凭着惊人的知识和谈吐,得到了十四王爷的重视。
最后十四王爷将用作起兵的财宝全权交给伍兆安,原因也大都在此。
而伍兆安也不辱使命,在收到十四王爷被软禁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想把办法把这大批的钱财从西北转移到了黄河流域,到他自己的地盘。凭着对黄河水系的了解,他想到了利用黄河来隐藏财宝的主意。
当时参与这个计划的人一共有三个,三个人包括伍兆安在内,为了防止对方私自动用这笔财宝,他们各自都做了约定,谁也不能背弃自己的誓言,直到十四王爷起兵之前,谁也不能动用这份财宝。
当时三个人都信誓旦旦地决定了,并在秘密的藏宝洞建完之后,各自做了一样代表信物的东西。只有这三样东西全部聚齐了,才有可能重新回到这里,打开大门取出宝藏。
“负责关门的那个,就是姓伍的。他的脑子厉害,只有他记得怎么开石门的机关,没有他,谁来也打不开那门。”王瞎子沉声说着,吸了一口烟,呼出烟气道,“而负责离开的人,画了地图,没那副地图,谁也别想找到洞口在哪儿。”
我和张玲珑听的津津有味,听到这里,知道这是说到关键的地方了,都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他,想听到第三个人又是做了什么。
王瞎子敲了敲烟锅子,缓缓地说道:“第三个人,造了一块玉璧。那块玉璧呢,可以分成两半,一半是黑色的鱼,一半是白色的鱼。他很厉害把人的记忆各取了一部分,收进了黑白鱼的玉璧里,不凑齐这两块玉璧合二为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