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398节(2 / 3)
管,那老佛爷也会不管吗?”
在一天夜里,王道士翻来覆去睡不着,脑袋里忽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来,等反应过来时,他自己都被吓了一大跳。
“我这是在胡思乱想些什么?老佛爷哪里会管这点小事?”
苦笑一下,王道士无奈地摇了摇头,可这想法已经冒出来了,怎么赶也赶不走。
“罢了罢了!我就斗胆一回!”
王道士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摸黑下了床,将油灯点着,然后就着昏暗的火光,给远在京城深宫的里老佛爷写了一封密报信,将这藏经洞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请求老佛爷派人来保管。
信托人送到县城的邮局里去了,王道士便傻傻地等着回音。
他哪里知道,大清王朝此刻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身居京城的官员们,哪里还顾得上一个偏远西陲之地里发现的一个藏经洞?
王道士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队探险家从荒无人烟的沙漠朝着敦煌而来。
这群人里,领头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洋人,他的名字,叫作斯坦因。
追寻玄奘遗典的人
斯坦因是y国考古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狂热的探险家。
1900-1901年间,他曾经跟随探险队进行了第一次中亚考察,发掘和田地区、尼雅遗址,并获取了包括汉、藏、梵语写本残片在内的大量文物,返回了y国。
1902年,斯坦因参加了在d国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东方学家代表大会,并提呈了第一次中亚考察的初步报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促成了国际中亚与远东探险协会的成立。
斯坦因结束第一次中亚考察后,认定在华夏西部考古前景辉煌,想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察。
在yd总督的支持下,1906年4月,斯坦因踏上了第二次中亚考察之旅,并物色了一名姓蒋的华夏人为“师爷”。
在前往敦煌之前,斯坦因不仅在和田约特干遗址收购了一批古物,还在考察楼兰遗址中,获得珍贵文物五百件以上,甚至还发掘出了米阮二号佛寺遗址,获得了泥塑佛教艺术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2月,斯坦因结束了在米阮遗址的大规模发掘,然后将所获文物包装运往喀什,并于2月底动身向敦煌进发。
3月中旬,斯坦因一行人抵达了敦煌,开始考察敦煌附近的故长城烽燧遗址。
“这里很好,发现了不少汉简。”
斯坦因拿起一块被削制成长条形的竹片,仔细打量着,“咱们得加快速度,伯希和的人马肯定也要去罗布泊,所以我应该尽快达到。”
伯希和是f国探险家。
1905年,斯坦西中亚考古新发现的消息传入欧洲之后,第二年,伯希和就带队开始进行中亚考察。
斯坦因对这个异国的探险家充满了警惕。
“嗯,故长城烽燧遗址已经快发掘结束了。”
另外一名留着小胡子的探险家巴特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咱们肯定会比伯希和的队伍先到达罗布泊。”
“那就好。”
斯坦因也笑了起来,他一直认为在华夏西部考古前景辉煌,如今西方其他国家的探险队也纷纷赶来这里,这就证明了他的眼光没有错。
可是,这并不代表他愿意和别人分享这种“成功”。
“大人,大人!”
斯坦因正在遐想,忽然身后传来了一个气喘吁吁的大喊声,他回过头一看,只见蒋师爷正一脸兴奋地往这边跑来,明明还是初春,却依然跑得满头是汗。
看到斯坦因转过身来了,蒋师爷更是兴奋,喊道,“好消息啊,好消息!”
“师爷,什么好消息?”
斯坦因微笑着问了一句,这个蒋师爷是他在这次中亚考察中的得力助手。他不懂汉语汉文,很多沟通性的工作都是蒋师爷来做的,而且做得很出色,他和颜悦色地说道,“不要着急,歇口气再说。”
“是这样的,我到县城里购买日用品时,从一个商人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是莫高窟那边发现了藏经洞!”
蒋师爷来到斯坦因的面前,大喘了几口气,这才说道,“据说,藏经洞里面有很多经卷、写本,还有铜像和壁画!”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
斯坦因和巴特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充满了兴奋之色。
第二天,斯坦因带着蒋师爷,匆匆来到莫高窟准备看个究竟,可惜的是,他来得不巧,当时执掌藏经洞门锁钥匙的王道士外出不在。
在走访的过程中,斯坦因从另一位年轻和尚那里,看到了一件写本佛经,这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决定对这里的写本进行系统调查。
于是,在考察完敦煌周围的历史遗迹后,5月底,斯坦因将营帐扎在了莫高窟下。
这一次,斯坦因并没有自己去找王道士,而是派了自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