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729节(2 / 3)

加入书签

元末弃官后,王蒙隐居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直至晚年才下山出仕,于明初任泰安知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因“胡惟庸案”牵累,死于狱中。

王蒙的山水画受到他的外祖父赵孟頫的影响,师法董源、巨然,集诸家之长自创风格。

他的作品以繁密见胜,气势充沛,变化多端。他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元气磅礴”、用笔熟练、“纵横离奇,莫辨端倪”。

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对明清及近代山水画影响甚大。

实际上,对于王蒙的作品,向南并不陌生,早在之前第一次前往f国巴里斯时,他就曾在加利特先生家里帮忙修复过一幅王蒙的绘画作品,那幅古画就是《稚川移居图》。

而眼前的这一幅《秋山萧寺图》,和之前《稚川移居图》的残损情况相比,要严重得多了。

碎得也太彻底了

加利特收藏的那幅王蒙《稚川移居图》,之所以受损,是因为他的私人博物馆楼上失了火,古画被高温炙烤后失了水分,因而画芯脆化易碎,相对而言还比较容易修复一些。

可汉斯先生收藏的这幅《秋山萧寺图》就麻烦多了,它的上半部分题识处不仅出现了一片密密麻麻的红色霉斑,而且边角部位已经产生卷曲霉变,稍稍一碰就会有纸屑落下。

此外,这幅画为设色纸本画,画上的颜料均为矿石颜料,也不知道是年代久远,还是保存不善的缘故,部分颜料已经开始脱落,使得画面呈现出模糊不清的状态。

向南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微微皱了皱眉头。

汉斯先生见状,一脸紧张地问道:“向先生,这幅《秋山萧寺图》,情况很严重吗?”

“很严重。”

向南点了点头,抬起头来看了看他,说道,“这上面的红色霉斑看到吗?这在我们国内修复界,被称作是‘古书画绝症’,修复师最怕碰到这种情况,而且这幅画上的矿石颜料都已经开始有些脱落了,这才导致画面模糊不清,这也很麻烦。”

“那向先生有把握修复吗?”

“我可以修复,不过比较麻烦。”

“能修复就好,如果有什么要求,向先生尽管提。”汉斯先生松了一口气。

“先不说这些,我还是尽快把需要的材料清单列出来吧。”

向南摆了摆手,说道,“我在博临能够停留的时间不长,访问团离开的时候,我也肯定要跟着回去的。”

汉斯先生笑道:“没问题,那向先生你先忙。”

向南没再说话,低下头来又仔细将这幅《秋山萧寺图》查看了一遍,心里面有了大概的修复方案之后,这才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堆的修复材料。

看过《秋山萧寺图》之后,他又取过另外一件古董盒,打开一看,忍不住愣了一下,里面是一堆古陶瓷碎片。

站在一旁的金发卢卡斯连忙走上前来,有些尴尬地笑道:“向先生,这就是我收藏的那件清乾隆款粉彩花蝶纹如意耳尊,可惜,摔碎了。”

“你这……也碎得太彻底了。”

向南有些无语,这哪像是碰倒之后摔碎的,说是从三楼掉下来摔碎的都有人信,都快碎成渣渣了。

卢卡斯一听,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向先生,还能,还能修复吗?”

向南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地说道:“我尽力而为吧。”

摇了摇头,他又在纸上写下了自己所需要的修复材料。

接下来,向南便没再说浪费时间,一件一件地将那些残损古董看过之后,将所需要的修复材料都给记了下来,到最后,居然记了整整三大页。

当然,这记录的三大页不止是修复材料,也有一些必须要用到的修复工具,单单是修复古陶瓷时需要用到的砂纸,就有好几种。

等列好材料清单之后,向南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将三页纸张折好递给汉斯先生,叮嘱道:“这些材料和工具,有一些在博临可以买到,有一些可能买不到,到时候就要麻烦汉斯先生多费心了。东西买到之后,希望可以尽快送过来,我也好早一点动手修复。”

“向先生放心,你需要的这些修复材料和工具,明天上午之前,会全部送到这里来。”

汉斯先生笑了笑,伸手接过这三页纸,随手就转交给了站在一边的卢卡斯。

卢卡斯也不耽搁,打开纸张瞄了一眼,就一边转身往楼上走去,一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来,准备打电话安排人去采购。

向南倒是一点也不急,这些事情用不着他来操心,修复材料和修复工具到了,他再开始动手修复文物也不迟,如果他们买不到,那他就当作是出门到博临郊外一日游好了,反正也不会吃亏。

卢卡斯出去后,没多久就回来了,他一脸轻松地说道:“向先生,我已经安排下去了,这些东西很快就可以买齐,然后送过来。”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那就好。”

“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