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3章 议政(1 / 2)

加入书签

在御花园里坐了一会儿,有皇后在,史书凝也不敢怎么造次,所以史清倏才难得清静地安安静静地歇息。

她一直掐算着时间,等的是急不可耐,直到史渊身边的下人忽然钻进了御花园中,对史清倏使了个眼色——她昨天让史渊在皇上来御花园前给自己通个信儿——史清倏知道时机到了。

于是清了清嗓子,问道:“对了,慕禾,你们几个有没有听说今年京城涌入了一大批难民的事情啊?”

几个世家子弟围坐在一起,史清倏忽然冷不丁的一问,还都有些呆愣。

“听说了,倏儿怎么忽然对这个感兴趣了?”还是慕禾最先点了点头。他用修长的五指轻轻捏着白玉杯,微微歪着身子问道。

虽说这亭子里坐着的都是世家子弟,但真正有本事能够年纪轻轻就进入朝廷做事的,还真就只有慕禾一人。其余的不过是仰仗家中的权势,在翰林院读过一段时间的书而已。他们平日里玩玩闹闹,稍微好点儿的,是帮着父亲处理一下不起眼的小事情,还真没有几人关心过这难民的事情。

如此看来,慕禾倒是极其出挑的了。

“也不是忽然,是我前几日有幸见过一篇策论,写的就是这件事情。”史清倏说着,对站在一边的姬文玉眨了眨眼睛,“慕禾,你说为什么京城中的难民会忽然增多啊?”

“这个……”慕禾轻轻皱眉,思索了片刻,“自然是因为冬季难捱,他们秋天存下来的粮食不够,这才迫不得已挤到京城这样的富庶之地来。”

史清倏又继续追问道:“那,为什么他们存不下粮食,可京城却存的下来啊?”

“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说到这里,沈伦恰好带着许多官员走入了御花园中来,众人闻声,纷纷起身行礼,史清倏叹道,可算是把他给盼来了。

行完礼,史清倏才说道:“回皇上,是臣女在考这些世家子弟问题。臣女想问,为何今年京城的难民增多,为何难民又回沦落为难民?”

沈伦闻言,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官员们,颇有意思地笑道:“啧,你们看看,朕看中的人到底是对的,宝樱郡主一个小丫头都开始思量这家国大事了!”

“皇上可莫要怪臣女参政,还不是臣女前几天无意中读到了一篇策论,不由得想要知道皇上和这么多大人们都是怎么想的了……”史清倏装作委屈地嘟了嘟嘴巴,“皇上,您知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啊?”

“自然是因为,难民们的故乡收成不好,冬天一来,又没了粮食储备,这才不得不家破人亡啊。”沈伦笑着解释道,史清倏这样,他非但不觉得唐突,反倒觉得很有意思。

看来,还是鲜少有人能想到姬文玉的哪个层面上,史清倏稍稍安心,待会儿皇上看到了,一定会很是赞叹的。

她继续问道:“那,这些难民要如何处置呢?”

沈伦挑了挑眉,“自然是引入京城,我们昱国基业大,收容一批难民,还不是很容易嘛?”

“可是皇上有没有想过,若是大批难民涌入京城,京城地狭人稠,难民吃着政府的补贴过日子,是否会容易导致灾难的发生呢?”这些话,是史清倏自己说出来的,她上辈子学历史的时候曾经学过中国古代对难民的收容,这些话信口拈来,“臣女看过现在朝廷上有关此事的策论,只有一两篇,写的都是优待难民,不仅给他们粮食,还会安排住所,并且,会帮助北方的人民在中原安家落户,可是恕臣女直言,虽然先下看来,这些做法不仅彰显着我们昱国的强盛,又能收买人心,可是,长此以往下去,必会增长难民民族的骄纵心理,迟早有一日,是要酿成大祸的。”

说话间,史清倏都没注意到,整个御花园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脚步都不自觉的围了过来,听着她娓娓道来。

沈伦都听得愣了神,站在后面的史渊闻言,更是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因为他知道方才史清倏的话并非姬文玉策论上的,自己的女儿能有这等政治修养,真是令他好生骄傲。

“皇上,宝樱郡主毕竟只是一介女子,她的话不必……”墨阮咬了咬牙,上前一步,道。

“不。”还没等墨阮说完,沈伦便摆手打断道,“倏丫头,你说的极对!你还有何想说的,一并说出来!”

看着沈伦的样子,史清倏知道这是最好的时机了,便急忙从怀里取出了折子,双手递交给了沈伦,“皇上,臣女不过是现学现卖,教会臣女这些的都是这篇策论,还请您屈尊翻阅一下!”

折子已经换成了上好的纸墨,毕竟是要给皇上的东西,兑了水的墨汁怎么也不能入眼,史清倏便让姬文玉重新誊抄了一遍。换上了最好的墨汁,姬文玉那工整俊秀的字体显得更加抢眼了。

沈伦一口气便将这折子通读了一遍,赏心悦目的字体、加上绝美的文采,令他不自觉地随着姬文玉的文字深深呼吸,仿佛纸上写着的东西正一幕幕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好!好文章!”

读完,沈伦拍手叫绝,大声道,“将去年江北大旱之事与今年难民涌入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