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章 三 每破一起案子都当作一门学问来(3 / 3)

加入书签

,他感觉到泥巴里有一股奇异的味道。他扒开泥巴,里面有大便的成分。他将泥巴和大便一起端了,轻轻淘洗,柑橘籽、柑橘茎、辣椒皮、田瓜子、麦麸子皮渐渐呈现出来。有的人不理解他这样做的目的。他推断:黑夜,犯罪分子偷红薯,被死者发现,犯罪分子赶紧躲起来,趁死者走近不备之时,用扁担将其砍死,然后继续挖红薯。挖红薯的过程中,留下大便。最后,挑起红薯要走时,担心死者不死,便顺斜坡将其拖入水港。

寻觅有盗窃劣迹,好吃懒做的人。群众提供,本地有个叫叶有仁的正是这种人,早晨还有人看见他挑担红薯进县城去卖。龚赴里决定试探叶有仁。他选择叶有仁回家的必经路口,待其快走近时,故意与人高声谈起红薯地里发生的凶杀案,观察其有何反应。果然,叶有仁听见,满脸紧张之色,不敢正眼看人。龚赴里胸中有了数,同时,他还发现叶有仁的两只袖口有飞舞的苍蝇。那是有血味的象征。事不宜迟。抓住火候,逮住凶狠。一旦放松,可能逃之夭夭。

龚赴里立即跟踪到叶有仁家,将其稳住。接着,从其家中搜出了打死人的扁担,装红薯的箩筐,溅血的衣服。紧接着,龚赴里又从叶有仁家的粪缸里取样化验,所含成分,与留在红薯地里的大便成分完全吻合。叶有仁锒铛入狱。

我们不难看出,龚赴里每破一起案子,都当作一门学问来做,因而丝丝入扣,环环相连,有条不紊,滴水不漏。有的人破案却未能提到这个高度,进入这个境界,案子虽然破了,仅仅当作一种技术复杂的操作,这永远只能停留在匠人的水准线上。正因为龚赴里视侦查为博大精深的科学,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一个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老公安战士为什么要研究笔迹微机管理这门跨世纪的尖端科学。

又是浏阳,又是秋天。镇头公社的一座茶山里,发生了一起身首分离的凶杀案。死者身上被砍了十几刀,头被砍下,身首分离近一米远。龚赴里冒雨来到现场,地上的血迹变成黑色,他据此认定抛尸的地方不是第一现场。他拨开草丛到处寻找,发现山坡上一片草丛凌乱,留下了两人搏斗的痕迹。死者是个看山员。可能发现有人偷砍茶树,上前制止,偷砍茶树的人不但不听,反而举起砍刀,袭击看山员。于是,有了这草丛中的搏斗。最终看山员因手无寸铁,被砍茶树的人砍死。

龚赴里和他的同事们,查看方圆六七公里的茶林,找到了60多棵被砍的茶树,取下这60多棵茶树身上的刀痕,与死者身上的刀痕比对,属同一砍刀所为。龚赴里部署找刀、找人。

砍刀找到了,刀上还留有血迹,刀刃有个比芝麻还小的缺口。凶手逃走了。龚赴里又部署追踪。三天时间,凶犯落入法网。

龚赴里干任何事情都滴水不漏,细致周全。他追求至高至善至真至美,尤其当经济大潮将人们卷得发热发躁,发疯发狂的时候,他越能稳住阵,沉住气,像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军,浑身上下,找不出一丝浮躁。当公安部拨专款要求尽快推广他的“笔迹微机管理检索系统”时,他没有急于推广,而是作了暂缓。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愚蠢行为”。其实,他比任何人都聪明。在成功和荣誉面前,他没有飘飘然,他的头脑很清醒,他看到了“笔迹微机管理检索系统”还有不完美、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距他当初定下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他要继续拼搏,继续攀登,一次达到自己确定的伟大目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使“笔迹微机管理检索系统”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真正成为理想的科技成果。

这时,他前后左右的阻力没了,而疾病却成了他前进路上新的障碍。因为他以往拼搏得太厉害,他付出的太多,几乎灯干油尽,他的体重只有44公斤,视力下降了07度,胃出血、脑动脉硬化,医生早已向他亮出黄牌:再从事脑力劳动,时刻都有中风瘫痪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要作最后的一搏,无疑是玩命。

他重新归类编程序,他要将所有人的字体都囊括进来,他要把每个人的特征字找出来,他要把带规律性的东西抽象出来。白天,黑夜,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烟灰缸里小山般垒起烟头,龚赴里不停地咳嗽,咳出的痰中带有殷殷的血丝,随之,胸中阵阵剧痛。

他知道自己患了晚期肺癌,死神正向他一步步逼近。他没有千方百计延缓生命,他没有享受清闲,而是以他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毅力,驱动他的瘦弱之躯,向着中国公安技侦的高峰攀登。他争分夺秒,与死神展开了激烈竞争,他要在自己闭上眼睛之前,将一套更先进、更完善、更具世界尖端水平的“笔迹微机管理检索系统”献给祖国,献给未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