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有事当如何(6 / 14)
人禀报一件要事的后文。
那个化名石湫的女子修士,已经被人救走,至今下落不明。
先前两拨朱荧王朝的供奉、死士,道行有高有低,可无一例外,都是谨小慎微、做事稳重的老谍子,先后跨洲去往北俱芦洲打醮山,探查当年渡船上所有人的档案记录,希冀着寻找出蛛丝马迹,找出大骊王朝勾结打醮山、陷害朱荧剑修的关键线索。其实其中有一拨人已经得手,没有乘坐跨洲渡船返回宝瓶洲,而是绕路在海上远游,只不过被大骊修士在海上截杀了。
最麻烦的还是那个本名秋实的打醮山女子,竟然在一次镜花水月过程当中,道破天机,说那北俱芦洲的剑瓮先生才是栽赃嫁祸给朱荧王朝的人。女子希望有人能够将此事转告天君谢实,她秋实愿意以一死,证明此事的千真万确。如今那座收容秋实的山头,已经被大骊练气士封山戒严。
袁家上柱国是一个相貌清癯的老人,他手心摩挲着,微笑道:“好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咱们国师大人的绿波亭,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身材魁梧的曹家家主背靠椅子,冷笑道:“绿波亭哪怕出了纰漏,好歹比你袁云水只会在朝堂上喷唾沫,更多做些实事吧。袁大柱国每天骂天骂地骂同僚,挑刺的本事就数你袁云水最厉害。”
袁氏家主微笑道:“曹桥,本人如今还是上柱国,至于你是不是自以为是大柱国了,我就不确定了。”
礼部尚书一直在神游万里,历来如此。
同样掌管着诸多山水神鬼事的刑部尚书,若非身上那件官袍太过显赫扎眼,就是一个不起眼的中年汉子,他倒是主动开口,掺和两位上柱国大人的破烂事了,板着脸说道:“曹大人,袁大人,小朝会之上,这里的每一句话,都会决定大骊子民的福祸生死,你们的个人恩怨,是不是先缓一缓?”
一个如今管着大骊宋氏皇家谱牒的宋氏宗室老人,笑呵呵道:“娘咧,差点以为大骊姓袁或姓曹来着,吓死我这个姓宋的老家伙了。”
一个没能像曹枰、苏高山那般率领铁骑南征的武将,个子矮小,身材极其结实,坐在椅子上,显得有些滑稽,只不过说出来的言语,分量半点不轻,沉声道:“有这闲工夫,还不如早点让人做掉那个碍事的打醮山女修,绿波亭喜欢吃干饭,那就让我麾下的随军修士来做,保证连救出她的幕后人,一并处理干净。”
年轻皇帝没有坐在书案之后,而是搬了张椅子坐在和诸位臣子更近的地方,并且始终没有说话。他坐在火炉旁边,弯腰伸手,烤火取暖。旁边摆放了一张普普通通的黄杨木椅子,已经在这间屋子里边摆放百余年了。好几个大骊王朝的皇帝陛下,都是被这张椅子“看着长大”的。
先帝小时候就摸过没坐过,他这个新帝小时候也一样只是摸过没坐过。
那张龙椅上都已经换了好几个皇帝了,唯独这张不会经常有人坐的椅子上从来没换过人。
御书房外的廊道中,老宦官轻声说道:“国师到了。”
有资格参加这场小朝会的大骊重臣纷纷起身,就连关老爷子都挪了挪屁股,双手撑在椅把手上,看样子是醒了,然后起身迎接那头绣虎。
年轻皇帝虽未起身相迎,但是也直起了腰。
一个老儒士步入门槛,向皇帝陛下作揖行礼,神色之间并无丝毫倨傲姿态。
皇帝宋和笑着点头。
崔瀺坐在椅子上,转头看着那个还双手撑在椅把手上的吏部老尚书,笑道:“关尚书这到底是要起身还是落座?”
关老爷子笑眯眯道:“国师大人恕罪,这年纪一大,除了只能蹲茅坑不拉屎,占点小便宜,万事皆难。”
崔瀺摆摆手:“聊正事。”
国师一到,整个御书房的气氛便顿时肃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崔瀺说道:“今天我打算跟诸位说一下朱荧王朝、书简湖和青鸾国三处的现状和走势,如果能够定下各自章程,将来宝瓶洲的山上山下,就有律可依、有理可循。所以今天议事,可以说决定了我们大骊未来百年的国势,所有人今日之言语,都会一字不差地记录在册,谁有几声咳嗽,打了几次盹儿,中途喝了几杯茶,说了几句昏庸误国的大话空话,说了几句有功于大骊国祚的远见之言,以后大骊还有资格坐在这间屋子里的帝王将相,都会看得真真切切。”
崔瀺最后说道:“皇帝陛下能否成为宝瓶洲历史上的君主第一人,我们大骊铁骑能否教那浩然天下所有人,不得不乖乖瞪大眼睛,好好瞧着我们大骊王朝,牢牢记住大骊王朝的皇帝姓甚名谁,皇帝身边又到底有哪些名臣良将,就取决于诸位今日的言行。”
崔瀺站起身,神色肃穆。
小朝会上,年轻皇帝缓缓站起身,心胸之间,激荡不已。
文臣起身作揖,武将起身抱拳。
金甲洲,一处古战场遗址上遍地皆是倒塌的神像残骸。
此处罡风,能够让任何一个金丹地仙之下的练气士,哪怕只是待上一炷香,便要生不如死。
↑返回顶部↑